1. 首页 » 农资

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哪些

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。它不仅可以提高种子品质,防治病虫害,打破种子休眠,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健壮生长,发芽整齐,且由于其操作简便,取材容易,成本低,效果好,生产上被广泛采用。种子处理的方法很多:

种子处理的方法

一、化学物质处理

(1)一般药剂处理:用化学药剂处理种子,必须根据种子的特性,选择适宜的药剂和适当的浓度,严格掌握处理时间,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。如明党参的种子在0.1%小苏打、0.1%溴化钾溶液中浸30min,捞起立即播种,一般发芽提早10~12日,发芽率提高10%左右。

(2)植物激素处理:常用的激素有吲哚乙酸、a-萘乙酸、赤霉素等。如使用浓度适当和浸种时间合适,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。如党参种子用0.005%的赤霉素溶液浸6h,发芽势提高125%,发芽率提高115.3%。

(3)微量元素处理:以适宜浓度的微量元素溶液浸种,可促进萌发。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,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。常用的微量元素有硼、锰、锌、铜、钼等。

二、生物因素处理

主要是利用有些细菌肥料,能把土壤和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元素,变成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的作用,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。或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。常用的菌肥有根瘤菌剂、固氮菌剂、磷细菌剂和“5406”抗生菌肥等。如豆科植物决明、望江南等,用根瘤菌剂拌种后,一般可增产10%以上。

三、物理因素处理

(1)浸种:采用冷水、温水或冷、热水变温交替浸种,不仅能使种皮软化,增强透性,促进种子萌发,而且还能杀死种子所带病菌,防止病害传播。不同的种子,浸种的时间和水温亦不相同。如穿心莲种子在37℃温水中浸24h,桑、鼠李等种子45℃温水浸24h,均能显著促进发芽。

(2)晒种:晒种不仅能促进种子的后熟,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,还能防治病虫害。晒种时,最好能将种子薄薄地摊在竹席或竹匾上晒,如在水泥场地上晒种,应特别注意防止温度过高灼伤种子,丧失发芽力。晒种时要经常翻动种子,促使受热均匀。晒种时间的长短,要根据种子特性和温度高低而定。

(3)层积处理:层积法是打破种子休眠常用的方法,银杏、忍冬、黄连、吴茱萸等种子常用此法来促进后熟。先将种子与腐殖质土或洁净细沙(1:3)充分拌和,装于花盆或小木箱内,存放阴凉处。如种子数量多,也可选干燥阴凉处挖坑,坑的大小视种子数量而定,先在坑底铺一层细沙,上放一层种子,再盖细沙,如此层积,在最上面覆盖一层细沙,使之稍高出地面即可。

(4)机械损伤处理:利用破皮、搓擦等机械方法损伤种皮,使难透水、气的种皮破裂,增强透性,促进种子萌发。如杜仲采用剪破翅果,取出种仁直接播种,上盖1cm左右沙土,在适温(均温18~19℃)和保持土壤湿润的情况下,25~30日出苗率可达87.5%。种皮被有蜡质的种子,可先用细沙摩擦,使种皮略受损伤,浸种充分发芽率显著提高。

声明:本文由"麦兜兜"发布,不代表"LECMS"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nongye.yxiso.com/nongzi/28162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