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防止香菇出菇时产生畸形菇
作者:麦兜兜 •
更新时间:2024-11-11 09:12:55 •阅读 556
畸形菇是袋料栽培香菇最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,主要由于产菇期生长环境不良和内部遗传缺陷而引发。
另外,栽培管理措施不当,菌棒和子实体被病虫害侵染也是主要因素。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如何防止香菇产生畸形菇。
①了解菌性,防止引种失误
栽培前首先需弄清菌种特性,选用合适的品种,以此安排接种季节,推算预定的接种时间。
②了解菌丝成熟特征,防止盲目脱袋
脱袋过早,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,变异菇就多。菌丝生理成熟应掌握“一个菌龄,三条标准”。“一个菌龄”即从接种之日起,经过60天左右。“三条标准”是,袋内瘤状突起的泡状菌丝占整个袋面的2/3;局部出现棕褐色;手握菌袋有松软弹性感,此时脱袋才适宜。
③掌握转色规律,防止温度失控
转色期间要注意气温变化,头三天在25℃以内,菇床上的盖膜不必揭开通风。在正常情况下12天转色结束,3天后出现第一潮菇。转色要求温度不低于12℃,不高于25℃。出菇最佳温度为15℃。
④掌握变温原理,防止温差刺激不够
变温适当,出菇多,形态好,无畸形菇。正确的变温法是白天用薄膜罩住菇床,晚上12时后揭开薄膜1小时,使日夜温差在10℃以上,菇蕾大量发生。要求在转色后连续变温3~4天。
⑤及时适量浸水,防止湿度过高过低
菌筒含水量低于40%时,出菇难,小型菇多,一般以菌筒的重量比原来下降30%,即可进行浸水,以吸水后达到制袋时重量的95%就足够了。若吸水过饱,易造成菌丝呼吸困难,影响正常长菇。
⑥催菇方法要适当,防止偏干偏湿
每采完一批菇后,必须揭膜通风6~7天,使菌丝吸收足够的氧气,以恢复生长能力。然后转入喷水保湿,干湿交替,催促下一潮菇蕾发生。
⑦适时采收,防止过熟
在菇盖有卷边、菇柄适中时采收,每天采菇1次,在春季产菇高峰期有时每天要采2次。
声明:本文由"麦兜兜"发布,不代表"LECMS"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nongye.yxiso.com/shenghuo/249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