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 » 生活百科

怎样防止双孢菇覆土后菌丝徒长

双孢菇在覆土调水后,菌丝生长旺盛冒出土层甚至布满土层,形成一种致密不透水的菌皮,且迟迟不出原基的现象就是菌丝徒长,生产上又称“冒菌丝”或“冒土”。

菌丝徒长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如下:

双孢菇覆土后菌丝徒长

(1)菌株特性

气生型菌株特点是气生菌丝旺盛,因此更易发生菌丝徒长。如果菌种已有徒长现象时,不要再使用。发菌期应按气生型菌株要求严格管理。

(2)培养料配制不当

培养料中氮素过量或培养料腐熟过度、速效成分多,播种后营养生长过旺。

(3)环境条件不适

覆土后遇高温、高湿环境,通风不良;播种期偏早,播种后料温长时间处于20℃以上,有利于菌丝生长,而不利于子实体形成。

(4)覆土层水分含量不当

覆土层水分内干外湿。空气相对湿度在90%以上通风又不良,使环境适于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扭结出菇,菌丝也会徒长。

管理时要注意覆土薄厚均匀,调水时要慢不可过急。表层土要适当偏干一些,以促进菌丝在土层中生长。喷水在早、晚气温低时进行,加大通风,排除二氧化碳,降低温度,使菇房环境适于出菇,而不适于菌丝生长。

在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时,可加大通风使菌丝倒伏,抑制菌丝向土面生长。控制菇房于出菇适宜温度,并及时喷结菇水,以利出菇。如气温较高不适于出菇或床面已轻度“冒菌丝”,可加盖一层薄土,待气温下降后再调水促菇。

如果菌丝已经形成菌皮,可用刀片、钉钯、竹片等将菌皮刮去,适当补土,加强通风,并喷重水及一二次0.5%的石灰水,促使断裂的菌丝扭结出菇。如温度不适于结菇,最好连同菌丝及表层土一起扒掉,再覆一层细土,待温度适宜时再调水促菇。

声明:本文由"麦兜兜"发布,不代表"LECMS"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nongye.yxiso.com/shenghuo/26692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